扁顶针的材质选择主要依据应用场景的硬度、耐磨性、耐高温等需求,核心材质可分为高速钢、钨钢、不锈钢三大类,另有特殊场景下的定制化材质,具体特性与适用场景如下:
一、主流基础材质:适配多数通用场景
这类材质性价比高、加工性好,覆盖注塑模具、普通工装等常见应用,是市场主流选择。
高速钢(HSS)
核心特性:硬度适中(热处理后 HRC 60-63),兼具一定韧性,不易断裂;可通过磨削加工出高精度尺寸,表面光洁度高(Ra≤0.8μm);成本低于钨钢,易采购。
适用场景:注塑模具中顶出普通塑料件(如 PP、ABS 材质零件),或用于轻载、非高频摩擦的工装定位,例如家电外壳模具的扁顶针。
常见型号:国内多采用 W6Mo5Cr4V2(国标),对应国际标准的 M2 高速钢,综合性能均衡,是通用场景的首选。
不锈钢
核心特性:防锈性能突出(含铬≥12%),能耐受潮湿、轻度腐蚀环境;硬度较低(HRC 20-30,可通过调质提升至 HRC 40-45),韧性好,适合需要防生锈的场景。
适用场景:用于潮湿环境下的模具(如水产设备零件模具)、食品级模具(需接触食品原料,避免生锈污染),或作为非受力的定位扁顶针(如工装夹具的辅助定位)。
常见型号:304 不锈钢(通用性强,防锈为主)、440C 不锈钢(硬度更高,可兼顾轻度耐磨需求)。
二、高性能材质:应对高负荷、高耐磨场景
这类材质聚焦 “高强度、高耐磨”,适配精密模具、高频顶出等严苛工况,成本相对较高。
钨钢(硬质合金)
核心特性:硬度极高(HRC 85-90),耐磨性是高速钢的 5-10 倍,能长期承受高频摩擦而不磨损;耐高温性好(可耐受 800℃以上短期高温),形变极小;但韧性较差,受冲击易断裂,需避免剧烈碰撞。
适用场景:精密模具中顶出高硬度材料(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、金属粉末冶金零件),或高频次顶出的自动化模具(如手机中框模具,日均顶出数万次),以及需要高精度保持的场景(如半导体封装模具的扁顶针)。
常见型号:WC-Co 类钨钢(钴含量 6%-15%,钴含量越高韧性越好,如 YG15 适合轻度冲击,YG6 适合高耐磨无冲击场景)。
三、特殊定制材质:满足极端或细分需求
这类材质针对特定环境设计,应用范围较窄,但能解决特殊场景下的性能痛点。
粉末高速钢
核心特性: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,晶粒更细(≤5μm),硬度均匀性优于传统高速钢(HRC 63-65),同时保持较好韧性,耐磨与抗断裂平衡更佳。
适用场景:精密模具中需要 “高耐磨 + 抗冲击” 的扁顶针,例如汽车零部件模具(顶出时受力较大且需长期耐磨)。
常见型号:ASP-60(国际知名牌号)、国内的 FGH95,性能接近钨钢但韧性更优。
高温合金
核心特性:在高温环境下(≥1000℃)仍能保持高强度和抗氧化性,不会因高温软化或锈蚀。
适用场景:极少数高温成型模具(如金属压铸模具的高温区扁顶针),或需要接触高温介质的特殊工装。
常见型号:Inconel 718(镍基高温合金,耐温性与强度兼顾)。